❝ 動輒推出“上萬單字量”或“超高難度例句”等噱頭,試問,日常生活中我們真正有用到幾個? ❞ ─── 薛詠文
|
筆者在此強調增加同義單字量後才有辦法「產出→表達意見」,例如應用在 writing(撰寫文章)與 speaking(表達意見、簡報)上。舉幾個簡單的例子,日前有位英國籍的朋友(IELTS 的考官)與筆者聊及:「為什麼台灣的同學被問到旅遊的好處時,每個人都像機器人一樣,不約而同回答 Traveling can broaden our horizon. ?」筆者心想:「什麼?broaden our horizon 不是二十年前準備 TOEFL 時大家流傳的嗎?沒想到經過二十年還在傳?!」同學可能會說:「我就真的覺得旅遊能 broaden our horizon,不行嗎?」當然可以,但是若有能力開發換字表達更佳!比方說 “Traveling can expand our perspectives.” 也是可採納的寫法。 筆者曾閱覽一名在製造業上班的同學作文寫道:“We use software to make the process in the factory easier.”──也不是說不行,至少這句文法沒問題,只不過遣詞用字平鋪直敘,稍嫌欠缺「詞彙的豐富度」。若是在句意不變的情況下,將句子內的字以同義字代替來換句話說,就可能搖身一變成:“We adopt software systems to streamline our factory process.”──行筆至此,同學是否能察覺兩句之間的差異?一言以蔽之,就是要靠單字量與同義字替換能力方可精進寫作品質,而不致陷入陳腔濫調。 試比較下列兩組表達,感覺看看: More and more people want to study in the U.S. 最後容筆者再次強調,搭配詞用得好才有辦法使文章或口語變得道地與流暢,並且避免令人尷尬的中式英文。期望同學透過本書擴充自身單字庫的同時,也能培養出細緻的英文語感,進而提升整體英文能力,日後更可在聽說讀寫自由地運用。 |
你可能會有興趣
-
薛詠文, 替換同義字, 反義字, 搭配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