碩博士論文寫作的社會與文化背景(分析) |貝塔語測
碩博士論文寫作的社會與文化背景(分析)

Facebook  Facebook  
基於這一系列要點來對碩博士論文的社會與文化背景進行分析。[表1.1] 顯示了會影響論文寫作方式的各種因素、它將如何被閱讀,更重要的是,它會如何被評估。
[表1.1] 碩博士論文的社會與文化背景
文本的設定
  • 大學類型和研究層次,學位種類(榮譽、碩士或博士、研究型或專業型)
  • 所從事的研究是屬於「硬性」或「軟性」、「純」或「應用」、「匯聚」或「分歧」的研究領域
文本的焦點與觀點
  • 量化、質化或混合的研究方法
  • 能提出的主張、不能提出的主張
  • 對於何為「好」研究的看法
文本的目的
  • 回答提問、解決問題、證明某事、貢獻知識、展現知識與理解、展示特有的技能、使讀者信服、獲得進入特定研究領域
閱讀文本的讀者、角色和目的
  • 判斷研究品質 ‧主要讀者群是一位或多位的審查委員,次要讀者群是指導教授和其他任何會看到學生成果的人
  • 讀者對所讀到的內容會如何反應
  • 他們評量文本時會用的評判標準
  • 在判斷文本的品質上最有分量的是誰
作者與讀者在文本上的關係
  • 學生寫給專家看,獲得進入研究領域(首要讀者群)
  • 學生寫給同儕看,尋求建議(次要讀者群)
對文本的期待、慣例和規範
  • 對相關文獻的理解和批判性評價
  • 對研究主題的清楚定義和全面調查
  • 針對研究主題適切運用研究方法與技術
  • 能詮釋結果,得出結論,並將其與過往的研究鏈結起來
  • 具有一定的批判性分析、原創性與知識貢獻度
  • 期望的文學品質與表達水準 
  • 所必需的文法精確度
  • 文本一般的組織方式,以及在特定的研究主題、研究領域、研究類型和研究觀點中可能會如何變動
  • 每個章節通常應包含什麼內容 ‧在應處理的問題和應如何處理方面所容許的變動程度
  • 大學的正式提交規範,包括格式、程序和時程
背景知識、價值觀與理解
  • 假定學生將與讀者會共有的背景知識、價值觀與理解,什麼對讀者重要,什麼對讀者不重要
  • 學生應該展示多少知識,學生應該在多大程度上展示他們所知道的知識,學生該解決哪些課題,學生可以跨越哪些界限
文本與其他文本之間的關係
  • 如何顯示當前研究與他人對該主題的研究之間的關係、什麼是有效的先前研究、可接受與不可接受的文本借用之區別、報導與抄襲的差異

閱後觀點思考
1. 考量以下與你的碩博士論文相關的事項。這些因素在多大程度上影響你的寫作方式和內容? 
  • 文本的院校場域設定 
  • 文本的焦點與觀點 
  • 文本的目標讀者
2. 考量下列因素會如何影響你的寫作方式
  • 大學對碩博士論文的期望、慣例和要求規範
  • 假定你將與讀者共有的背景知識、價值觀與理解,包含對讀者重要和不重要的內容是什麼
3. 思考報導、改寫(paraphrasing) 和抄襲之間的差異。在改寫其他作者的成果時,可運用什麼樣的策略?

關聯閱讀
課程推薦
文章分類:閱讀寫作新鮮室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