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特與RBV哪個好?|貝塔語測
波特與RBV哪個好?

Facebook  Facebook  
教授,您好,
讀者在閱讀此章內容後,獲益良多,感謝您.

由於您在第5.1至5.3章分析說明市場定位觀點及資源基礎觀點(RBV)來說明IT的投資可以協助企業創造出不同的競爭優勢,且運用RBV所創造出的競爭優勢大於市場定位觀點所創出的競爭優勢,所以從企業績效觀點來看,RBV的所能提升的企業績效遠大於市場定位觀點的績效,但在傳統產業中尚都依循學者Poter的市場定位觀點來發展企業策略,所以讀者想請問教授,以常理來說,企業為了獲取極大的績效,應採用RBV來發展企業策略,但為何許多企業尚還使用市場定位觀點來發展企業策略,是因為RBV的使用門檻太高?或可能有哪些因素,會導致企業不運用RBV來發展企業策略?

以上問題請教授指導,謝謝.

讀者 林佳俊 敬上

板主回覆

波特的策略理論從八零年代一直紅到現在,顯然其是一個可以通過實際驗證的好理論。他所強調的差異化、成本領導與利基化或者是五力分析,我想這些理論到目前為止都還是可以利用的,RBV比較強調的是企業內部的核心能力,波特強調的是產品的競爭特性以及企業的威脅來源,我認為這主要是角度的不同,兩者的衝突與抵制點其實不大,甚至有可能相輔相成,你有很好的核心能力所以會產生差異化的的成本領導,並去抵抗外面的五個壓力,這似乎也是一個很合理的解釋,這兩者的差異只是有些學者在做研究的時候,比較兩者的優缺點並把他們突顯化,我個人到是偏向於兩者可以相輔相成沒有很大的衝突。
文章分類:回應精選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