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週上課時有同學提到山寨現象,先前學生有看過商業週刊的專文報導內容,剛好可以拿來當作老師書上圖4-7的好例子。
現在在中國大陸深圳,不用高昂的廠房設備與研發成本,只要一條人工組裝線就可以源源不絕的產生各式各樣功能相異的手機,世界其他地方絕無僅有。
商業週刊部分內容如下
提供完整的供應鏈服務
聯發科帶領這一群大陸散兵游勇,彙集力量成為大軍團,直接挑戰諾基亞等國際大廠的正規軍。
聯發科不只賣手機晶片,而是造就了數千家手機製造廠蓬勃發展,把斷裂的手機產業鏈串連起來。
深圳郊區,隱藏著數以千計的手機小作坊。三十八歲的王佐仁,最近一年他看到山寨機紅火,跟幾位朋友募資五百多萬元人民幣,在深圳寶安工業區的一隅生產手機。低矮的兩層樓廠房裡,一樓設置了兩條生產線,一百多位女工正埋首組裝手機,二樓的辦公室不斷傳出印表機列印報表的尖銳聲響。
由於大陸手機產業垂直分工細膩,像王佐仁這樣小工廠,根本不用添購昂貴的機台,只要一通電話,就會有模具、SMT(表面粘著技術)與印刷電路板業者上門來提供服務。
深圳迅速成為世界手機之都,台灣業者提供價美物廉的零組件,再交由大陸手機廠組裝生產,成就了深圳數十萬人的手機產業鏈。
您可以參考下列文章觀看系列全文。
http://magazines.sina.com.tw/magazine/article/879-1.html
最後感謝老師課堂上解釋了The Innovator’s Dilemma,先前讀到這類文章時總不明所以,之後學生再花時間細讀思考。
2009-10-21 14:37:20
版主回覆: (公開回覆)
謝謝你提供這麼好的案例,基本上CHRISTENSEN的這一本The Innovator’s Dilemma是一本非常有前瞻性及見地的一本好書,它對於產業競爭的成敗因素分析的非常透徹,他的理論也有非常好的解釋能力,山寨版的成功就應證了他理論的正確性。此外,這也應證了企業價值鏈的分解且越分越細,過去什麼事情都自己做的大恐龍已不復出現了,也就是說現在產品的製造廠好像幾百塊小積木一樣,細部的專業分工、快速有彈性的組裝成任何市場需求的產品,這種非常細部分工的虛擬式組織或所謂的價值鏈,仍然會是企業最重要的經營模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