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者:高國軒
-------------------------------------------------------------------------------------------------------------------------------------------
版主回覆:
關於這個問題有下列幾個看法:
1.危機亦是轉機,企業可以趁這個機會來詳細的評估與規劃整體的MIS架構
例如好好的來審視目前的IT資源是否有充分的利用,包括了各種硬體、軟體、網路、儲存設備、人力等,根據。
Carr在2003年發現企業在許多電腦設備資源上,例如pc與一些storage的利用率還不到10%,表示目前浪費的情況很嚴重,企業當然可趁此機會更加詳細的來檢視其成本。
2.MIS的資源要放在刀口上,如果真的在經費上有問題,MIS部門應該好好的來評估目前每一個資訊系統的成本與效益,評估的方法可參閱本書12.2 IT投資的評價分析以及IT投資的總擁有成本觀念,並且可以利用發放問卷的方式詢問使用者對於各個資訊系統幫助性、有用性、重要性與利用性的評分,目前幾乎台灣所有公司的MIS部門都沒有對任何資訊系統來評估與衡量其績效是否好壞,如果不作此評估衡量,根本無法了解這個資訊系統是否能對使用者產生幫助,與此項投資是否正確與所花下的成本是否有產出更大的績效,與這個系統有哪些功能最為讓使用者詬病,如果不收集這些資料來分析與檢討,以至於無法了解過去曾犯下哪些錯誤,更無法提昇與改善資訊系統的價值,管理界有一句老話:No Measurement No Management,各位資訊部門的管理者應該要好好的審視這句話。
而如果一個資訊系統的使用者根本不用這系統,不覺得其是有用的或是能夠對工作有所幫助,那麼這個系統對企業績效所能產生的價值極低,反之某些系統的價值則是極高,管理單位在判斷出這些資訊系統的價值高低之後,當然可以依據此一準則來排列預算資源的優先順序,簡而言之即是去蕪存菁,再強調一次,危機即是轉機,企業應該善用此次機會來重新規劃更有策略及價值的MIS架構,同時也是砍掉沒效率團隊的最好時機。
對於以上本人這些觀點,詳細內容可參閱本書第12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