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新聞短評|貝塔語測
時事新聞短評

Facebook  Facebook  

 

1. 歐債危機又起?

  葡萄牙政府在財政方面已陷入困境,截至2010年年底,葡萄牙公共負債占GDP83.3%20114月和6月,葡萄牙將分別有42.3億歐元和49億歐元的債務到期,但其現金儲備僅有約40億歐元。2011年以來,葡萄牙已售出約70億歐元債券,其發債融資目標為180億到200億歐元。但由於市場信心匱乏,目前葡萄牙融資成本已處於歷史紀錄高點,5年期國債收益率攀升至8.14%

筆者看法:

  2011年前三季,歐元區政府與銀行業的債務皆將陸續到期,而PIIGS中的希臘、愛爾蘭經紓困後違約風險稍微減輕,但葡萄牙、西班牙、義大利的財政赤字狀況可能會帶給歐元區更大的考驗。不過歐盟的成立決不會因為債務而倒下,一個聯盟的設立象徵成員之間必須禍福共享,且歐盟中較大的經濟體如德國、法國仍會扮演一個穩定的重要角色,歐債危機影響範圍與程度將取決兩個國家的處理態度。

2. 國際升息趨勢

     歐盟統計局3/31日公布歐元區3月消費者物價指數上升2.6%,為29個月來最高水平,高於歐洲央行起初所設定的2%水準。利比亞局勢也令油價面臨高漲風險,歐元區通脹壓力會持續增加;雖然歐元區正處於景氣復甦緩慢、通膨急速惡化的情況,加上歐債危機的影響,升息可能會拖累經濟復甦和償債利息成本,若不升息則無法穩定通膨的問題,升息與否及升息的幅度大小都是值得注意的部分。

  美聯儲的決策機構FOMC表示,美國經濟復甦的根基越來越扎實,同時就業市場也在逐步改善。但若購債計劃在6月底結束後,不會迅速收緊寬鬆的貨幣政策,會先試圖維持資產負債表穩定。

  新興市場、開發中國家大部分皆處於經濟景氣回溫的狀態,帶動了國內市場的成長,不過相對地也出現通膨的壓力,像巴西、智利、印度、印尼、泰國等國家,其升息的動作將會持續進行。

  台灣央行於3/31召開理監事會議決議,通過從4/1起調高重貼現率、擔保放款融通利率及短期融通利率各調升半碼(0.125%),符合市場預期,用以抑制通膨及顧全經濟發展平衡。

筆者看法:

    其實台灣通膨的情形是存在的,但相較於其他國家通膨狀況則較為輕微,像筆者前去大陸時,所感受到的通膨壓力就比台灣大很多,且大陸的借貸利率相當高,目前仍持續採用相對緊縮的貨幣政策。但有鑑於商品價格正在走升,央行升息動作應該是降低商品價格波動刺激通膨的幅度,以及利用升息減少通膨的預期心理,改善負利率的市場環境。而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市場資金數量的變化,央行的NCD會是主要的調節工具,效果是間接地提升存款準備率;從目前的做法來看,自去年4月以來央行定期定量地發行NCD,採取漸進式的資金緊縮,回收市場過多的游資,此舉與升息的效果相比,將會是影響市場更大的部分。

    今年台灣第二季至第四季會持續關注的議題就是通貨膨脹與升息,另外就是房地產價格與奢侈稅的關係。從政府提出奢侈稅後,房地產價格有所下跌,而房貸數量也有所減少,市場觀望氣氛濃厚,加上央行對於金融機構的不動產授信採取漸進式的控管,包括土地抵押貸款ˋ特定地區的購屋貸款數量(特別是大台北區域、林口、三峽等北部地區)及貸款成數限制等措施;諸如此類的動作,皆是在控制房地產的短期交易量,針對短期的投資客影響較大,但未來央行的信用管制措施將仍專注在控制通膨的問題,針對房地產的貸放控制應該會維持在目前的水準。

  一般民眾皆不會反對政府的打房措施,畢竟目前房地產價格已超越普羅大眾購屋所能負擔的狀況;不過奢侈稅對於房地產價格的打壓,同時促使交易量大幅萎縮,也影響到市場的投資心理,認為預售屋市場價格將會有所下跌;但筆者認為等到奢侈稅對房地產市場影響的心理氣氛過了之後,房地產價格趨勢可能就會失去了持續向下修正的條件,但也不到V型反轉的地步,特別是在土地購買成本和建材成本仍是處於持續增加的狀態,反而是對於交易量的萎縮趨勢影響較久。

  關於房價,政府在稅率部分的增加是正確的,但仍不具有長期壓抑的效果,即使房價仍在下跌,但還是有很多的民眾無力去承擔;因此政府更應該做的是社會政策面的部分,特別是關於公共住宅,該如何在目前貧富差距日益擴大的狀況下去實行運作社會住宅政策,是政府除了奢侈稅外,應積極去思考的部分。

 部分新聞資料來源:鉅亨網

文章分類:閱讀財金新視野
下一篇:時事新聞短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