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專欄-公司發行結構型商品的評估|貝塔語測
問題專欄-公司發行結構型商品的評估

Facebook  Facebook  

 

問題:

公司設計結構型商品時

比方說購買一個由零息債券+option 的保本型結構債

公司的獲利來源在哪裡?

換個角度來說 投資人預期會獲利才會投入資金

可是發現很多商品的條件感覺起來對投資人不太划算

或許是因為我想法比較保守吧

那至於公司獲利來源是手續費管理費還是有比較特別的來源呢?

回答:

1. 公司在發行結構型商品時,除了外收手續費,公司主要獲利來源來自商品設計操作。因為投資人買入保本型商品等同於買入零息債券與買入選擇權的組合,在訂價上,公司可透過波動度的設定而獲利。設計商品時,訂價所使用的波動度會高於公司實際評價所使用的波動度(通常即為避險操作所使用的波動度);又波動度愈高,選擇權價值愈高,換言之,一個成本3元的選擇權,將因波動度設定而賣給投資人5元。

2. 另一方面,當公司發行保本型結構型商品後,會開始進行避險操作,過程中並無法皆採用完全風險中立策略,因此就公司而言,也會試圖從避險操作中獲利。

以上

歡迎持續來信詢問

文章分類:問題專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