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畢業即就業,財金人請跟我這樣做!|貝塔語測
想畢業即就業,財金人請跟我這樣做!

Facebook  Facebook  
  擁有財務知識的畢業生,究竟可以選擇什麼樣的工作呢?自從1989年國內股市攀上萬點高峰與新金融機構的開放申請,國內開始掀起一股金融服務業的風潮。在這股風潮裡,包括銀行、證券、期貨以及金融控股公司紛紛成立,就業需求也從此大增,使金融服務業頓時成為20世紀末以來的明星產業。

 一、金融風暴後的工作機會探討、現階段國內外,財金專業就業市場分析

未來五年亞太地區、大陸地區的工作機會會愈來愈好,而一位財金人員至少要經過十年的磨練才真正地具備完整的專業能力。財務人可選擇的就業包括:金融、證券機構以作為生涯發展之路。在早期,銀行工作曾是許多大專畢業生的最愛,素有「金飯碗」之稱;工作業務方面,從基本的存放款到徵信分析、外匯及證券交易,及信用卡業務等等,都有財務人發揮的空間。而證券業與國外的投資銀行(Investment Banking)相近,主要工作業務包括證券交易的經紀工作(含股票與債券)、證券承銷(初次上市上櫃、現金增資、公司債及存託憑證發行)、自營部位操作與市場研究、新金融商品(如認購權證)設計,與發行作業等等,工作性質與內涵較銀行工作活潑且富有挑戰性,但所得穩定性也相對較差。

另一方面,證券投資信託(簡稱「投信」)與保險公司亦是專業財務人的選項之一。保險工作一般包括業務推廣、商品設計與投資管理等類別,業務推廣雖無學經歷的限制,但強調對商品內容的熟悉度與樂於與人建立關係的人格特質;商品設計及投資管理則各需所長,前者多由取得「精算師」資格的人員來負責,後者則須具備足夠的投資或產業研究經驗,專業程度較高。投信公司則以發行、銷售、管理基金為主要業務,雖然員工人數有限,但所吸納的財務人也多具備一定程度的證券業相關經驗,包括基金經理人、產業研究及業務人員等等。

至於創業投資公司,則是針對新設立或未上市上櫃的企業進行投資並加以輔導的投資機構,由於投資對象的資訊往往較為封閉(相對於投資上市上櫃公司的投信公司),創投人員的素質要求相形更高。此外,在國外的財務人選擇可能更多。例如在業務管制更為寬鬆的美國,新金融商品、海外承銷與併購諮詢等投資銀行業務大行其道,即為最佳佐證。國內由於金融市場規模有限,加上通路系統未能有效延伸至海外(目前所及多為香港、上海),發展程度與專業性仍落後歐美國家。

 財務人未來可能的工作選擇

機構性質

可能的工作內涵

企業財務部

資金調度

投資管理

財務分析

預算編製

信用管理

商業銀行

徵信作業

存放款業務

證券業務

外匯交易

信用卡業務

投資銀行

交易經紀

證券承銷

自營交易

併購服務

商品設計

投信公司

基金銷售

基金管理

產業研究

代客操作

 

保險公司

保險行銷

投資管理

商品設計

保險行政

 

創業投資

資金募集

評價分析

資產管理

管理輔導

 

 二、如何做好就業準備

目前臺灣有許多大型外資銀行、投資公司及管理顧問公司,這些國際型企業需求的人力,除了專業,流利的外語能力也是相當重要的人才訴求,並且要有很強的活動力。所以我建議同學在校時除了本系的課程外,應廣修如行銷、會計等,並且像跨領域的語言、法律、數位行銷、策略管理、資訊管理(MIS),都應該多多修習。定期閱讀外文雜誌及參與各種活動,培養具有國際觀的胸襟,此外,有機會參與如交換學生等活動,也是必要的投入。

 三、學歷決定你的待遇

以國外前十大名校畢業生來說,碩士和博士學歷在國外公司就業待遇相差並不遠,但反觀國內的大型金控公司,具備碩士學歷就能有相當的加分效果,可任職像管理分析師(MA)及儲備幹部等職位,如有機會獲得輪調,更能快速累積經驗。碩士生應培養自己的專長,如信託及聯貸等專業;若是學士學歷,則可以先從理財專員開始發展,有實際的執行經驗,再往信託及聯貸等專業加強;至於銷售、業務人員及後勤人員也是不錯的職務選擇。除了理財專員,學士生也可以到大型的會計師事務所或管理顧問公司作先備能力培養。

經由以上介紹,您應該對於財務人的生涯發展有了初步認識。財務人的工作是多元且兩極化的;財務人可以選擇穩定且多金的企業財務部或銀行、保險行政工作,也可以充分發揮富有創意與外向的個人特質,朝向投資銀行、資金管理及商品設計等更專業領域發展。正在修習財務知識的您,是否已經有了打算呢?閒暇之餘不妨好好思考一下。

 

文章分類:CFO實務講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