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號公報上路,業界大反彈~企業財報漏洞大現形 陳冲如何善後?|貝塔語測
十號公報上路,業界大反彈~企業財報漏洞大現形 陳冲如何善後?

Facebook  Facebook  

商業周刊 第1104期 2009-01-19 撰文者:邱慧雯

一個會計公報,為何會成為府院攻防的焦點,讓企業大老紛紛跳出來反對,甚至向總統告御狀,即使府院最後拍板如期實施,陳冲又該如何化解這場風暴?

 

上任才1個多月的金管會主委(中),就馬上面臨企業界對十號公報實施的反彈。(攝影.賴建宏)

 

一月八日下午時間五點半,接任金管會主委一個月又八天的陳冲甫開完金管會例行委員會,接著,在準備參加業務會報的空檔,他接受本刊專訪,解釋十號公報對企業影響不大。

但他沒料到的是,與此同時,企業界正醞釀掀起一場反對實施十號公報的風暴。

因為同一時刻,由副總統蕭萬長領軍的總統府財經諮詢小組正在舉行會議,隨後公開宣布建議暫緩實施十號公報。

接著,一月九日總統馬英九的竹科之行,也上演起「御前告狀」的戲碼,科技業老闆口徑一致向馬英九表示十號公報應暫緩,就連執政黨立法委員也跟著加入戰局,正式將十號公報由會計問題,拉高層次到政治問題,成了陳冲上任後的第一關考驗。

許勝雄:三挺政策將失靈

開了第一槍的金仁寶集團董事長許勝雄,在一月七日出發至大陸出差前,特地在往機場的路上接受本刊採訪。他直言,十號公報的實施將加重企業虧損,使得政府的「三挺」政策失靈。但金管會堅持如期施行,挑動總統府敏感神經,而排山倒海的壓力也開始湧向陳冲。

為何一個單純、朝向國際接軌的會計公報,會成為府院之間的攻防焦點?

簡單來說,十號公報是計算存貨的會計處理準則,新制的修正,將使存貨跌價損失更能真切反映在企業損益表中。例如,若企業有甲、乙兩項存貨,甲跌價五%,乙漲價一○%,以舊制來說,可將兩者以總額相加互抵,仍有五%帳上獲利;但適用新制後,存貨須逐項檢視,乙漲價一○%不能認列獲利,但甲跌價五%,卻要在財報上認列虧損。

新的十號公報等於是個存貨照妖鏡,放大企業庫存損失,難怪嚇得企業大老闆們人心惶惶。

許勝雄指出,企業界的憂心之處在於,新公報的實施將使企業虧損放大,銀行可能不敢借錢給企業,銀行若因此不挺企業,企業就恐須裁員。
 後續完整內容, 請見商業周刊 第1104期   http://www.businessweekly.com.tw/webarticle.php?id=35630
文章分類:CFO實務講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