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投專欄(四)投資評估 Due Diligence|貝塔語測
創投專欄(四)投資評估 Due Diligence

Facebook  Facebook  
     繼案源開發後,創投公司必須針對尋找到的案源進行投資評估。投資評估的重點在於研究標的公司,並解決下列問題:

1. 公司募資原因
     對於欲投資公司,必須先行探討公司的募資原因,是要執行專案計畫,還是作為長期營運資金使用,這樣才能清楚公司籌資動機,進而判斷投資與否。

2. 了解管理階層
     公司的營運方向,管理階層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具有經營思維與能力的管理階層將可避免公司營運走向不利的情況。若公司的內控制度不佳,且管理階層無法有效統合公司營運,該投資標的則必須要多加考慮評估。

3. 公司資金用途
     這一點與了解募資原因不太相同,了解募資原因主要是研究公司籌資動機,而資金用途則是深入研究公司的資金使用狀況,包括專案計畫的詳細內容、現金流量表的分析等。

4. 營運策略
     一般來說,公司的營運策略執行與公司的利潤虧損有很大的關係。創投在進行投資時,必須判斷管理階層所擬定之營運策略是否符合實際需求及市場狀況,才能了解資金使用上能否具有效率、營運面可否與策略相互配合等。

5. 研究專案時程
     當標的公司欲發展資本專案,需要大量資金支持;創投公司須針對標的公司所規劃之資本專案需要仔細評估,包括專案計畫相關內容、市場評估、目標客群、專案執行時間範圍長短等。

6. 預期效益
     標的公司所執行之專案計畫,創投需了解該計畫的成本,包括人力需求、技術成本、機器廠房等;進而判斷專案執行後的效益,整體營收預測、公司成長率、利潤、報酬率等。

     針對上述問題,創業投資公司大多各自有一套評估策略來進行投資案評估。一般來說,公司在不同營運階段,所評估的要素比重便有其差異;而公司營運的主要風險在人(團體、投資人) 、技術、市場機會及市場價值、成長階段(募資紀錄)等。以公司進入成熟期發展為例,創投公司評估會以標的公司能否拓展市場為第一要素,其次是經營團隊及財務規劃,最後才是技術的發展性。
 
     在市場機會及市場價值評估中,大多會看產業生命週期階段與成長潛力、市場供需狀況、產業關鍵成功因素與競爭優勢、替代產品之可能性及競爭性等市場面要素。另外,針對產品之應用種類,來分析上下游產業關聯及供需狀況、上下游廠商集中度、上下游廠商向本產業整合之可能性,以評估產業鏈上的競爭情形。

      在經營團隊分析上,必須了解其經營理念及目標、經營團隊默契(過去有無共事經驗)、主要經理人之個性、與所處行業上下游及同業之關係,並研究經營團隊持股狀況、經營團隊酬勞及員工分紅情形;此外,董監事結構、董監事持股狀況、董監事酬勞、董監事實際運作情形等都是必須評估的要素。一般來說,人將是決定公司成敗之關鍵因素。

      在財務面上,創投必須先了解人力規劃、產銷量值及成本預估,同時評估財務費用及資金成本、應收應付帳款及存貨週轉天數,及估算折舊年限、研發開辦費用與管銷費用等資本規劃。並從現有事業與新專案計畫來進行財務比較,從現有的財務報表與新計劃的財務預測來分析投資效益;過去的財務報表也是相當重要的評估要素,可了解公司在產業循環時的營運狀況。值得注意的是,財務預測除了準確性之外,更重要的是推算的過程與合理性;因此,如何合理判斷在不同的市場情況下對公司資源之消耗,將是創投公司在進行財務分析時重要的課題。

     技術的發展面部分,創投公司須先研究標的公司的產品製程,進而分析關鍵技術內容;同時了解技術來源,是從購買、合作開發、還是自行研發;而公司是否擁有專利權、商標權、著作權等,這些相關資訊都影響到標的公司所持有技術之價值。另外,公司的後續研發計畫、研發人員佔員工人數比例、研發經費佔營業額比例等資訊都有助於創投公司評估標的公司的未來發展。

      創投公司進行Due Diligence,將有助於其深入調查投資標的公司,並評估經營團隊管理能力,進而了解標的公司市場競爭力、產品銷售情形、技術價值,同時藉由財務資訊、營運狀況來判斷投資與否。在市場上,欲找到好的投資案並不容易,唯有仰賴有效的投資評估策略,才能仔細估計投資案的價值,進而確保投資效益。
文章分類:客座專家實務開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