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資產管理(Assets Managemnet)
指由資產管理機構(或投資銀行)集合投資大眾之資金,以其對於資本市場之專業,並倚靠旗下之研究團隊提供投資建議,再委由經驗豐富之經理人操盤,期能為投資人創造收益並控管風險。
2. 台灣資產管理主要機構
A. 證券投資信託公司
B. 郵政儲金
C. 公務人員退休撫卹基金
D. 勞工退休基金
3. 管理機構之投資決策流程
A. 設定投資策略
B. 進行證券分析
C. 投資組合之建構及調整
D. 評估投資組合的績效
4. 共同基金
募集投資大眾的資金,交由證券投資信託公司、投資銀行或投資公司等專業經理公司,運用其專業知識與經驗來作妥善的規劃,將資金投資於各種不同金融資產上,並發揮規模經濟的效果,期能賺取最大利潤,讓參與共同基金的投資人分享。
5. 共同基金的分類
(1)依規模固定與否
A. 開放型基金(Open-end Fund)
基金發行設定之後,投資人可直接向基金發行機構申購或贖回,故基金規模並非固定,而是會隨著投資人申購或贖回而呈現增減變動,價格則是以基金之「淨資產價值」(Net Asset Value, NAV)計算。
B. 封閉型基金」(Close-End Fund)
基金募集設定之後其規模即固定不變,並在證券市場掛牌交易,受益人無
論是申購或贖回基金,皆是透過股票次級市場來進行(就如同一般股票買
賣)。
(2)依投資目標及投資策略來劃分
A. 積極成長型基金
極成長型基金之投資策略,是以追求最高報酬率為目標,故其投資標的主要為高成長且高風險之股票為主。
B. 成長型基金
以追求穩定成長為前提,其投資風險較積極成長型基金為低
C. 平衡型基金
不僅追求投資之資本利得,其亦重視每年能為投資人賺取穩定之利息及股息,故平衡型基金必須同時進行股票及固定收益證券之投資。
D. 收益型基金
以固定收益證券為主要投資標的,其投資風險較低,淨值亦可穩定成長(惟成長幅度較小)
(3)其他類型
A. 避險基金」(Hedge Fund)
投資標的廣泛,舉凡股票、債券、外匯、期貨(包含金融期貨及商品期貨)、選擇權及其他衍生性金融商品,皆為其經理人可以投資之範圍。除此之外,避險基金經理人可利用「槓桿」操作,提高基金報酬率;亦可利用「放空」之操作技巧,於股票空頭市場獲利。
B. 組合型基金」(Fund of Fund)
募集到的資金投資在其他共同基金的基金。
C. 指數股票型基金」(Exchange Traded Fund, ETF)
兼具基金及股票特性的綜合性金融商品,其追蹤標的指數之變化,並於集中交易市場交易,其創新之處在於具有將「指數證券化」及「實務管理、實務買回」之特性;被動式管理,而是藉由複製指數為投資組合主要內容,讓價格與指數維持連動關係。
D. 指數型基金
追蹤指數的產品持股內容均盡量貼近指數,追求和指數相同的投資報酬。
E. 保本型基金
投資人在投資契約到期時,可以收回投資本金至少某一約定百分比之基金,其他所多出來的部分則通常轉為投資其他高風險高報酬的新金融商品,因此,同時具有保守與投機的特性。
F. 傘型基金
傘型基金的概念就是一個大傘底下有多個子基金,可能是股票型、平衡
型、類貨幣市場型、固定收益型、組合型或保本型等類型
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