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銀行系列篇-風險管理|貝塔語測
投資銀行系列篇-風險管理

Facebook  Facebook  
 

1.      完全避險(Perfect Hedge)

當欲避險的標的與公債期貨的交割標的相同時,利用公債期貨將可做到「完全避險」(Perfect Hedge)的功能,且在避險的同時就可鎖定將來交割的價格。

2.      交叉避險

交叉避險適用於避險標的與期貨交割之標的不同的狀況。舉例來說,公司債

的商品標準化程度低,又附有複雜的償債條款,市場並沒有特定的利率期貨

可供簡單避險,僅能選擇其他金融商品。

3.      資金缺口管理

「資金缺口」(Capital Gap)係因資金的投資報酬與融資方式不同所形成。當公司的投資報酬為收取固定利率的收益,而融資方式為浮動利率的成本時,則利率波動將影響整體的收益狀況,而透過利率交換,即可改變投資收益或融資成本的形式,達到管理資金缺口風險的效果。

4.      資產負債表之利率風險管理

對同時擁有利率敏感性資產與負債的公司而言,由於兩者的利率風險無法相互配合(存續期間不一致),故利率波動對企業淨值將產生影響。為規避利率波動所造成的經營風險,採取免疫策略使資產存續期間與負債相同,或運用利率期貨與選擇權等均為常見的方式。

5.      指數攤銷利率交換

   指數攤銷利率交換」(Index Amortizing Swap, IAS)是指利率交換的名目本金

   標利率(或時間經過)之波動而改變。

6.      利率選擇權

   以固定收益證券的利率或殖利率(YTM)為標的之選擇權。

7.      亞洲式選擇權(Asian Options)

履約價格採標的幣別平均價格

8.      彩虹選擇權(Rainbow Options)

同時具有多種履約標的幣別可供選擇

9.      隨心所欲選擇權(As-You-Like-It-Options)

供投資人於到期日前某一時期決定其所買進的選擇權為買權或賣權

10.  障礙式選擇權(Barrier Options)

結算損益視標的幣別是否超越所設定的上下限而定

11.  投資組合保險策略(Portfolio Insurance)

投資組合保險是屬於一種比較積極的避險策略。一般的期貨避險策略均希望能夠達到完全避險的效果,但投資組合保險的目的則希望能使投資組合的價值不要下降到某一水準之下,同時也希望投資組合的價值能夠在一定的風險程度下逐漸增加。在投資組合保險策略中,期貨與選擇權均是重要的避險工具。

12.  股權交換(Equity Swap)

股權交換是指交易雙方同意在未來一定期間內,每隔一段時間交換一次支付金,但是本金不作交換。股權交換中,交易的一方為股權端(Equity Leg),即擁有股權收益者;另一方為浮動端(Floating Leg),也就是擁有浮動利率者(如LIBORSIBOR等)。當然,非股權端不一定就是浮動端,因為透過利率交換的方式也可轉成為固定端。

13.  股權交換的功能

A.     避險功能

B.     避稅功能

C.     降低成本功能

D.     規避法令功能

 

 

 

文章分類:財務辭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