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周刊-教授董事長 養肥中華電小金雞|貝塔語測
商業周刊-教授董事長 養肥中華電小金雞

Facebook  Facebook  
 

  十一月十八日,以承銷價每股500元正式上櫃的碩禾科技,吸引將近二十萬投資戶參與,中籤率只有0.463%

  碩禾在掛牌前股價就站上700元,並與台股股王宏達電展開一場股王爭霸戰;在碩禾背後,有一家神祕的小公司名列第二大股東,即為中華投資。在碩禾掛牌後,以股價約200元價位暫居興櫃股王的商店街市集(PChome)背後亦有中華投資這個大股東。

  中華投資,是中華電信在賀陳旦董事長任內開設的投資公司,資本額20億元。於民國91年成立,曾出現績效不振、虧損連連等負面消息;如今,中華投資一連壓對碩禾和商店街市集(PChome)兩支飆股,短短一年內,就從投資虧損轉為淨賺。在這其中背後的關鍵人物,就是曾任政治大學財管系教授,現任董事長謝劍平。

  「投資就像在打高爾夫球,要根據每天的風向、地形、草生長的方向不同,去判斷每一桿揮擊的力道」謝劍平表示,除了知識、技巧外,還得要耐心等候最好的出手機會。

  2008年,全世界都壟罩在金融海嘯的陰影下,針對這點,謝劍平表示:「金融市場是不會死的,從歷史的經驗來看,只要口袋夠深,找到對的公司,長期觀察持有,最後一定會成為贏家。」

  因此,中華投資擴大研究團隊,一年之內研究訪談了將近三百家公司。「我們投資的策略是注重公司本身的利基市場,財務不要太離譜,經營上有既有的客戶群」謝劍平說。

  當太陽能產業隨著景氣從高峰跌落低谷,大家避之唯恐不及,根本沒有人會想碰。而碩禾才剛要轉虧為盈,月營業額不過四、五千萬元,一股卻開價120元。 

  針對這點,負責帶領專業研究團隊、中華投資副總經理李國豪表示:「一開始的確覺得開價很高,但訪談了相關業者之後,從上下游的產業鏈來看,發現金融海嘯對於碩禾不只不是威脅,反而是很好的機會」從現在來看,一年前投資碩禾一千五百張股票,陸續處分至今,平均報酬率高達790%

  謝劍平表示,中華投資目前的原則是少數控股-股權只要占到10%以內,最多不要超過20%,讓主事者可以進行發揮;而中華投資只需提供一些財務上與公司治理的建議,這樣就能達到雙贏互利的結果。

  至於在當前的趨勢上,謝劍平認為:「金錢是商品,現在大家都不缺錢,重點的是該怎麼把現金活化」他強調:「不是光靠錢就能買到好案子,還要增加你的附加價值,告訴人家你能給予什麼加值服務。」

P.S. 本文為摘錄整理,其完整內容請詳閱<商業周刊>1200

資料來源:<商業周刊>1200

文章分類:CFO實務講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