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投資活動-營運資金管理|貝塔語測
企業投資活動-營運資金管理

Facebook  Facebook  

 

1. 現金管理(Cash Management

使公司在持有最少的現金的情況下,使公司所有營運活動能有效率地運作。其重點著重於目標現金餘額的決定,通常利用BAT模型與Miller-Orr模型來決定目標現金餘額。

2. 現金管理技術

使公司現金流入量及流出量發生時間一致,而能維持較低的現金餘額;並加速現金收款能力及控制現金流出之技術。

3. 浮流量(Float

指公司帳上存款餘額與銀行帳簿中公司存款餘額之間的差額,其產生共有三個來源-郵寄浮流量、作業浮流量、轉換浮流量。

4. 有價證券管理(Securities Management

公司為使現金的運用能更有效率,則可將多餘的現金投資於有價證券,其主要考量在於有價證券之流動性高。有價證券管理(Securities Management的意義在於管理有價證券的違約風險、流動性風險、利率風險及通貨膨脹風險;而投資報酬率的多寡對於有價證券管理而言,並非最重要的考量因素。

5. 應收帳款管理(Accounts Receivable Management

應收帳款管理(Accounts Receivable Management」的意義在於透過信用政策的制定、客戶信用的衡量與信用工具的使用,使公司在應收帳款的回收成本和經濟效益之間作出適當抉擇。

6. 信用政策(Credit Policy

指公司要求客戶遵守或允許客戶利用的信用融資制度,由四個要素組成-信用標準、信用期間、收帳政策及現金折扣

(1)信用標準

指客戶為獲得公司的交易信用,所需具備之最低財務能力。

(2)信用期間

指公司給予客戶的付款期間,通常公司會依客戶的存貨轉換期間來決定其信用期間的長短。

(3)收帳政策

指公司催收過期應收帳款所依循之程序,通常所採用的方法有四種-寄催收信、親自造訪或利用電話通知、委託帳款催收機構及採取法律行動。

(4)現金折扣

指公司為鼓勵客戶盡早付款,與客戶約定在一定期間內付款即可享受一定比率的折扣。

7. 信用衡量(Credit Measurement

指透過信用分析方法,來衡量客戶信用,作為制定信用政策的參考。方法有5C制度、例外管理、信用評分制度、帳齡分析表。

(1) 5C制度

品格(Character)、償債能力(Capacity)、資本(Capital)、擔保品(Collateral)、環境情勢(Condition

(2) 例外管理

依據風險程度來分類客戶的信用等級,再集中時間和精力注意最有可能發生問題的客戶

(3) 信用評分制度

將客戶之信用予以量化,透過統計方法來衡量客戶信用等級的評分制度。

(4) 帳齡分析表(Aging Schedule

衡量應收帳款在外流通日數及金額,並計算其佔應收帳款總額之百分比,瞭解和預測有多少逾期付款的情況,可監管對於在外流通日數過長的應收帳款和調整信用政策,減少呆帳發生的機率。

8. 信用工具

指公司欲授予客戶交易信用時所採取的方式,包括公開帳戶、商業(承兌)匯票、銀行承兌匯票及附條件銷售契約

9. 存貨管理(Inventory Management

透過管理存貨的成本,如持有成本、訂購成本與短缺成本等,在使存貨成本極小化的條件下,找到最具經濟效益的存貨模式。

10. 存貨管理技術

指透過對於持有成本、訂購成本與短缺成本之控制,在欲使總成本降至最低的情況下,在成本與效益間取得平衡的管理技術。包括ABC法、EOQ法、MRT法、JIT法。

(1)ABC

ABC法為一簡單之存貨管理技術,在實務上為許多公司所採用。依據存貨的重要性分為ABC三類,A類表示較昂貴或經常使用;B類次之;C類更次之。此法強調「重視高價值的少數」的理念,對相對價值較高的存貨,應給予仔細的照顧。

(2)EOQ

EOQ是經濟訂購量(Economic Order Quantity, EOQ)的簡稱,為決定訂購量時最常用的方式。在考慮訂購成本及持有成本下,以存貨成本極小化的觀念來決定公司每次訂購之最適數量。

(3)MRP

MRP法通稱為物料需求規劃(Material Requirements Planning, MRP),是以電腦為基礎的資訊管理系統,用以管理存貨訂購與存量管制。

(4)JIT

JIT法是Just-In-Time的縮寫,由日本豐田(TOYOTA)汽車公司發展出來的生產系統,認為存貨並非資產,過多的存貨只會隱藏生產無效率的問題,降低公司的生產力與競爭力,因此JIT法企圖將存貨維持在「零」的水準──在作法上,由公司事先和供應商做好協調,方能在需要原料時能及時送達。

文章分類:財務辭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