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認為面對目前多變的複雜環境,不論是剛踏入社會的職場新鮮人,或是在職場擁有豐富經驗的專業工作者,都應以「強化內在」為出發點。因為大環境是無法被個人所改變,尤其因為受到經濟、政治、國際事件等全球化的影響,促使個人、家庭、企業、社會和國家,皆面對了不確定性;然而,雖然這個時代的環境比過去更為複雜,但相對的也充滿許多機會值得去嘗試和冒險。
在人生過程中,應該不只是知識的學習、工作能力的培養、經驗的累積等,也應該要學習加強EQ、AQ和心靈方面的舒壓及調適,方能在多變的環境中有所成長,而非停滯不前、自怨自艾。就筆者自身經驗,要成功地調適和舒壓,必須先「認識自己」;並培養「富足的心態」
(1) 認識自己
想要認識和了解自己,不外乎就是必須謹慎地衡量自身的條件,透過評估自己的過程,知道自己想要什麼、明白自己適合的方向,以便於訂定未來的目標。尋找目標雖然並非一件容易的事,但就如同購買投資股票一樣,尋找長期具有穩定報酬的標的,並把握可短期進出獲利的機會,利用長線來保護短線的起伏;人生也是一樣,例如目標是想成為某個領域成功的CFO,則可以先從尋找自己有興趣的產業進入,藉由相關工作經驗和時間的累積,逐漸達成自己的目標。
如同宏碁史上最年輕的財務長杜哲民,過去也是從交易室專員做起,在一次偶然的機會,公司想要找人統整歐洲分公司的財務,詢問沒有家累的杜哲民是否願意前去;杜哲民評估自身的條件後,接受了公司外派歐洲的職務,這反而成為他人生的重大轉折,經過在歐洲9年的歷練,才有機會成為今日的財務長。
(2) 富足的心態
所謂「富足的心態」就是知足、少抱怨、充滿自信和準備奉獻。人生的起步點-家境、學歷、工作經驗等,雖然每個人都不一樣,但不代表著未來的結果就已經被決定了;起步點較高的人,亦有著他們的負擔與壓力,包括成就不容易被肯定、選擇容易被限制等;起步點較低的人,縱然較為辛苦,但卻有著較容易成功的機會,看看現在成功的大企業家,皆是白手起家,經過長時間刻苦耐勞,才有今日的成就。
面對現存條件、環境的不平等,必須作心態上的調適,建立「富足的心態」,對於自己現在所擁有的,要好好珍惜把握;對於自己所沒有的,應努力去爭取,自我激勵;倘若自己有能力奉獻,就要去幫助別人。
例如陳樹菊,多年從事賣菜的工作,靠著省吃儉用維持平常的生活,且將多餘的錢投入慈善捐款,她帶給別人的影響不光只是金錢方面,而是給予人們心靈一種正面的力量。金錢固然重要,但其幫助人的亦僅限於物質方面;而心靈方面的幫助,是遠勝過金錢所帶給人的影響力,這是相當重要的一點,值得各位省思。
除了認識自己、培養富足心態外,要搞定壓 力,就得要讓自己有一些舒壓的活動。舒壓的活動包括運動、作自己有興趣的休閒娛樂等,亦可結交一些知心好友;與好友的聊天互動是舒壓活動中最好的方式,一方面可將心中的鬱悶說出來,另一方面可以得到不同的意見和看法,對於調適心情是相當有幫助的。
筆者認為,在面對壓力時,若能冷靜沉著地思考,透過沉澱心靈的方式,讓自己的心情能夠放鬆,這樣在處理事情的時候亦不會受到情緒的影響;另外,透過認識自己的過程,能夠去評估自身條件,訂立未來目標,使自己在多變的環境中能夠有個明確的方向前進;培養富足的心態亦有助於在人生過程中,能夠知足、少抱怨,並隨時充滿自信,當面對壓力來臨時,便不會恐懼和慌張,因為你已經準備好面對壓力、搞定壓力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