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月薪「數十億」的國家|貝塔語測
一個月薪「數十億」的國家

Facebook  Facebook  


2008年10月23日美國《CNN》報導,辛巴威的股市工業指數在21日飆漲257%,再度打破前一日狂升241%的紀錄,部分公司的股價更暴漲了3500%,完全無視全球金融海嘯的存在。但這真的有任何意義嗎?
辛國曾是非洲最富裕國家,被稱為「非洲的麵包籃」,但因長年涉入剛果內戰,又強制沒收白人土地,引發外資逃離,失業率高達80%,四分之一的人口已經逃離國土,引爆這史無前例的超通膨(hyper-inflation)。其年通膨率已飆漲到 231,000,000%,有些專家表示,實際數據可能達20,000,000,000,000%。正因如此,人民為什麼要把錢留在銀行,於是被迫湧向股市。辛巴威的股票市場與世隔絕,故能免於金融風暴侵襲,股價便與物價相仿,每日以數倍的速度在膨脹。
為了應付超高通膨,鈔票面額也愈發愈大。2007年7月,辛國儲備銀行才發行面額20萬元的辛幣紙鈔,同年12月就宣布將停用這批20萬元紙鈔,改發面額25萬、50萬與75萬辛幣的鈔票;2008年1月,陸續發行面額1,000萬元、5,000萬元、1億元、2億5,000萬元、50億元、250億元、500億元、1,000億元的辛幣的鈔票。至此,辛巴威的人民都有千億身價,但1,000億辛幣卻只能購買一條麵包。2008年8月1日,辛國儲備銀行發行新鈔,取消十個零,將100億元鈔券重估幣值成為等於辛巴威幣1元,希望能解決現金嚴重短缺的問題。
2008年10月19日週五,辛巴威貨幣非正式匯率為3,000萬辛巴威元換1美元,隔週一(10月21日)已變成1億辛巴威元換1美元。現在的辛巴威,人人都是億萬富翁,辛國賣得最好的商品是高品質的數鈔機,做任何的買賣都要排隊半天,因為數鈔票十分費時。更誇張的是,就連辛國軍方將領和政府高官都領「外幣」薪水,但一般民眾如教師等,只能夠領幾乎等同於廢紙的數十億辛巴威幣。觀光客還要留意,辛巴威的鈔票有一個特色,每張鈔票上都印上有效日期,如面值5,000萬辛元的紙幣上標明,至6月30日作廢。
看到如此惡性通貨膨脹的慘狀,您還會說台灣物價太貴了嗎?

引用自謝劍平著作之 "財務管理- 新觀念與本土化 第五版第二章國際視野專欄"

文章分類:閱讀財金新視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