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金融海嘯,歐美許多大型投資銀行因過度槓桿操作紛紛倒地,如貝爾斯登(Bear Stearns)被摩根大通銀行(JP Morgan Chase)收購、美林(Merrill Lynch)被美國銀行(Bank of America)收購、雷曼兄弟(Lehman Brothers)因美國政府無意出手相救而宣告破產,而僅剩的高盛(Goldman Sachs)及摩根史坦利(Morgan Stanley)也將轉型為傳統的商業銀行。至此,過去在市場呼風喚雨的投資銀行恐喪失其在國際證券市場的地位,取而代之的則是經營型態較保守穩健的商業銀行。未來商業銀行扮演提供企業營運與投資需求的角色將大為提高,更形重要。
雖然投資銀行的風光不再,但某些企業營運仍需要有投資銀行業務的協助,因此傳統投資銀行業務仍會繼續存在,未來將融入於商業銀行體系之中,專注企業併購、企業投資規劃、顧問等專業角色,並以手續費為主要收入來源。
此外,歷經金融海嘯之後,企業與金融機構將更重視風險管理,降低槓桿的運用。未來十年,金融槓桿的操作將大為降低,從原來的35倍降低為15倍,去槓桿化(Deleverage)將成為趨勢,而市場資金動能與流動性將因去槓桿化而大幅減少。在風險管理方面,則會加強預警效果的部分,隨時監控與預測總體經濟的變化,降低市場風險所帶來的衝擊。
有鑒於以上之未來展望,本人對於學校開課以及財金領域的學生們有以下的建議與提醒:
(1)對財金科系的建議:開課及授課要加強(增加)總體經濟的分析和預測 。
(2)在學期間就要加強跨領域的能力訓練,除了本質學能的鑽研,也要有行銷、管理、策略等全方位的能力,才能因應產業及環境的多元變遷和挑戰。
(3)未來幾年對金融業的銷售人才需求將會大幅減少,從業人員必須提高自己的競爭力,,除提高專業力外,也要多元學習提昇其他能力。
結論
